最近幼稚園喂藥事件炒得沸沸揚揚,雖然對新聞中提到的藥品沒有太多研究,但在我們面對的工作場域裡,就很常需要心平氣和地處理孩子哭鬧、大叫、扔玩具、離座等等行為問題,這也是應用行為分析師很擅長處理的領域。
在我們工作中,理解兒童哭鬧行為的原因是很重要的,在排除生理的狀況(如生病、受傷)後,使用功能分析了解孩子出現行為問題的原因,並在針對下列前事、行為與後效做適當的調整,效果也會事半功倍呦!
前事(Antecedent)的介入策略:
1. 事前預告:讓孩子面對任務轉換有心理準備,從而減少焦慮和哭鬧的可能性
2. 調整環境:確保兒童處於舒適、安全且適當刺激的環境
3. 提供適當的選擇:給予兒童一些選擇權,讓他們感到有掌控力
4. 給予清晰的指示:幫助他們理解和遵從要求,減少因無法理解而引起的哭鬧
行為(Behavior)的介入策略:
1.教導替代行為:教導使用肢體(指、點頭搖頭)或口語表達等方式表達,以取代用哭鬧表示需求
2.教授情緒調節技巧:和孩子討論適合自己的情緒調節方式,如深呼吸、畫畫等
3.給予適當的時間:確保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任務或活動,避免因時間壓力引起哭鬧行為
後效(Consequence)的介入策略:
1. 建立統一規則:建立明確且穩定的規則和結構,讓兒童知道哭鬧不會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,並提供正向的替代選擇
2. 針對不同行為給予適切的後效:表現出適當的行為時,及時給予稱讚、鼓勵;出現不適切行為,在安全範圍下忽略
3. 環境調整:出現哭鬧行為時,暫停孩子手邊喜愛的玩具、飲食,避免一邊哭鬧一邊獲得增強
4. 轉移注意:哭鬧行為暫緩時,將兒童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有趣且適當的活動上
除此之外,也提醒父母、監護人和兒童照顧者,在面對哭鬧行為時,要提供平穩、理解和安全的環境,以支持孩子的情緒和溝通需求,並在有需要的時候,尋求專業人員的支援,最後,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在溫暖的環境下,平安健全的長大!